从“八个大件一个汤”到“两弹一星” 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华之光”

来源: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21-03-18 12:15:28

编者按: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1985年,70岁的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奠基人王大珩写下这段诗词,看得出来,他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很满意。为什么呢?

本期《了不起的军工人》,我们一起走进王大珩“开挂”的光学人生。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炉光学玻璃、新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包括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在内的“八大件”科研仪器,为我国第一个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实验研制的高速摄影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反射试验电影经纬仪、“863”计划、中国工程院的组建、中国大飞机研制……王大珩的这份贡献清单,几乎囊括了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在中国并且决定着今天中国国际地位的大部分科技事件。

王大珩院士在查阅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军工人,特别是在军用光学领域,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实至名归。

其实,王大珩进入光学领域有一定的偶然性。抗战初期,王大珩在汉口巧遇第六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英招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侥幸考取了应用光学专科”。

然而,就在即将取得博士学位之时,他竟然放弃了。并在同学推荐下,去了英国伯明翰昌司公司工作,这是一家“玻璃厂”。

1937年在清华大学的王大珩(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王大珩为什么愿意放弃博士学位去“打工”呢?他后来回忆时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的就是当时最前沿且又保密的关键技术——光学玻璃制造技术。

二战期间,光学玻璃的需求量骤增,还在读书的王大珩便了解到其对国防的重要作用。在这里工作的五年,王大珩获得了两项稀土光学玻璃专利,还研制出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装置。然而,这些成绩仍然无法让他继续留在这里。

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安排下,王大珩回到祖国。

新中国成立时,仪器事业一片空白。“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在王大珩看来,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是现代生活的“物质法官””,对发展国民经济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大作用。

1951年,王大珩奉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也就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他和同事一起,改造简陋的旧厂房,在仪器馆建成之前就制备出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他们又研制出“八大件一个汤”的一系列高精仪器和多种光学玻璃,包括大型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大型光谱仪、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光电测距仪等,在当时每一件仪器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都具有开创意义,奠定了我国光学和仪器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所有为国服务的光学仪器中,王大珩最看重的是“150工程”。这是一套对导弹的轨道进行跟踪及精密测量的大型光学系统。当时只有美国有类似设备,这是一个重大考验,但经过五年时间,系统研制成功,开国内自主研制大型精密测试设备的先河,形成了国防光学中的一个高技术重要领域。

远洋测量船、返回式侦察卫星、微光夜视仪、激光武器……王大珩的一项一项的成就让我们的国防越来越强!追光者,王大珩院士,用一生成就化成一道光,照亮前往中国梦的道路,指引我们追随、奋进!

科学顾问

张 彤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开逊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钱 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石晓光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副馆长

监制

吴幼华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李淑慧 赵清建

本期编导

赵清建

剪辑

于国正

联合出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光明网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责编:武玥彤]

标签: 大件 一个 两弹一星 名副其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