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发现 七百多颗“失败恒星”候选体
来源: 科技日报 2022-04-29 17:17:10
科技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陆成宽)“视力”超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又一次展示了其强大的观测能力。基于LAMOST发布的第七批低分辨率光谱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734颗极冷矮星,它们都是褐矮星的候选体。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
“极冷矮星质量小、颜色红、亮度暗,很不起眼。观测到它们难度非常大,对观测设备的要求极高。”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罗阿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
极冷矮星是指光谱型为晚型M(M7~M9)及L、T和Y型矮星的统称,从光谱型上来讲,晚型M与早型L的极冷矮星既可能是褐矮星,也可能是普通的小质量恒星,这取决于它们本身的质量。
罗阿理表示,极冷矮星对研究恒星与褐矮星交界处星体内部的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亮度很暗,望远镜更容易观测到它们周围质量非常小的类地行星,因此它们也是搜寻类地行星的理想候选体。
与此同时,褐矮星因其表面呈现铁锈一般的褐色而得名,是一种另类的天体,既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质量在恒星与行星之间,也可以说,是一种演化失败了的恒星。褐矮星是连接恒星与行星的桥梁,在银河系形成历史、初始质量函数、热行星大气研究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团队从LAMOST的70多万条M型星数据中筛选出一万多条晚型M型恒星数据,通过人工查验和比较,最终挑选出734颗运动学年龄在3亿年左右、运动学特征与金属丰度都和银河系盘星相似的极冷矮星。
“样本中三分之二的极冷矮星的光谱信息是首次获取的,且光谱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这是一个截至目前非常难得的、具有完备参数信息的极冷矮星大样本。”罗阿理表示。
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冷矮星离地球非常近,80%的成员星都在300光年以内,最远也只有1174光年。
“这些极冷矮星都是褐矮星的候选体,其中有77颗具有明显的锂吸收线,它们是褐矮星的可能性非常大。”罗阿理说,其中有6颗是第一次被发现的宽距双星,理论上它们的伴星质量可能更小,因此它们的伴星更有可能是褐矮星。
罗阿理表示,该样本对开展观测难度非常大的极冷矮星尤其是褐矮星的性质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价值。不久的将来,随着LAMOST光谱数据的积累以及中国空间望远镜(CSST)的升空运行,或许能探测到更多更远的褐矮星,为恒星物理研究领域中相对空缺的褐矮星形成机制及内部性质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契机。
(责编:王震、陈键)标签:
猜你喜欢

ipod touch有什么功能?touch苹果皮是什么?
2022-06-17 16:00:32

双wifi是什么意思啊? 双频wifi好处有哪些?
2022-06-17 15:59:08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
2022-06-17 15:57:39

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亲密行为”或解释抗生素耐药性成因
2022-06-17 15:56:47

未来手机可像乐高积木般搭建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2022-06-17 15:55:47

待机动画是什么意思? 电脑待机动画怎么弄?
2022-06-16 16:40:55

压缩文件kz怎么转换 kz文件怎么打开如何解压kz文件?
2022-06-16 16:39:05

研究人员发现常见大麦虫能吃掉塑料垃圾
2022-06-16 16:36:14

将人类基因与其功能一一对应 项目数据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上
2022-06-16 16:35:45

“智能皮肤”可探测微生物 有助促进灵敏机器人和智能假肢的研发
2022-06-16 16:35:14

xv转rmvb格式转换器xv如何转换成rmvb?视频怎么转rmvb格式?
2022-06-15 16:42:04

巨大的“鳄鱼脸”恐龙被发现 “欧洲最大的陆地捕食者”
2022-06-15 16:39:13

研究发现:犬类与人为友的遗传线索
2022-06-15 16:36:32

超灵敏磁强计可将信号功率放大64% 并显示出创纪录的33%的超高对比度
2022-06-15 16:33:17

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2-06-15 16:32:50

黑鲨618狂欢盛典福利多,购黑鲨最新旗舰至高立减800元
2022-06-15 15:01:28

油价破十,双擎当时 百公里4.8L的混动皓极即将预售
2022-06-15 14:26:16

今日讯!载人航天工程30年 听航天设计师们怎么说
2022-06-13 09:44:58

每日聚焦:中国天眼“看到”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2022-06-13 09:57:03

焦点快报!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022-06-13 09:46:52

讯息:揭秘“时间魔盒”原子钟:三千万年误差小于一秒
2022-06-13 09:43:48

今日报丨亩产801.72公斤:中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新纪录诞生
2022-06-13 09:39:01

要闻:商用迎来三周年之际:5G全连接工厂有啥不一样
2022-06-13 09:43:15

视点!三家网店三个运营商 FOREVER21的低价策略还能奏效?
2022-06-13 08:37:45

时讯:叮咚买菜再退一城 前置仓还没过春天就入冬了?
2022-06-13 08: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