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9032米!我国科学家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来源: 人民网 2022-05-15 13:13:38
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前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中国科学院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日前,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的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黑碳、甲烷、臭氧等多种分析仪器与设备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于5月15日4时40分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9032米的高度。
此次观测获得了珠峰地区大气水汽传输和温室气体垂直变化过程关键科学数据,为揭示西风传输影响下的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表示,本次观测是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的融合,在科学观测上进入了一个超前的模式。这是世界上首次在珠峰地区并超越珠峰高度,在9000米以上高空,来观测地球科学中水汽、温室气体等最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姚檀栋表示,这些成果最后一定能为我们的国家,为人类作出科学的贡献,同时也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全球应对作出贡献。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党委书记蔡榕表示,科考是人类重要实践活动代表,它既可以增加人类对自然世界运动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会推动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它更是我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此次使用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由中科院空天院自主研发。这是继2019年空天院研制的极目一号I型浮空艇观测高度到达海拔7003米后,再次刷新第二次青藏科考系留浮空艇驻空科学观测高度世界纪录。此次在珠峰地区执行任务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技术难度、驻空高度、携带载荷种类在已知的高原型系留浮空艇中前所未有。
据介绍,此次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挑战观测高度海拔9000米,难点颇多。首先,9000米海拔低温低压高风速环境条件下对系留浮空艇平台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第二,本次系留浮空艇的艇体材料,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轻质低密度高强抗辐射的复合织物材料,在珠峰地区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应用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意义;第三,海拔9000米高度的复杂电磁环境、低温低气压高风速的环境条件的系留浮空艇的艇体、控制系统、能源系统以及锚泊系统的稳定性都提出了巨大考验,设计人员从技术角度和现场试验有力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浮空艇综合观测科考队合影。中国科学院供图
(责编:赵竹青、高雷)猜你喜欢

ipod touch有什么功能?touch苹果皮是什么?
2022-06-17 16:00:32

双wifi是什么意思啊? 双频wifi好处有哪些?
2022-06-17 15:59:08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
2022-06-17 15:57:39

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亲密行为”或解释抗生素耐药性成因
2022-06-17 15:56:47

未来手机可像乐高积木般搭建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2022-06-17 15:55:47

待机动画是什么意思? 电脑待机动画怎么弄?
2022-06-16 16:40:55

压缩文件kz怎么转换 kz文件怎么打开如何解压kz文件?
2022-06-16 16:39:05

研究人员发现常见大麦虫能吃掉塑料垃圾
2022-06-16 16:36:14

将人类基因与其功能一一对应 项目数据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上
2022-06-16 16:35:45

“智能皮肤”可探测微生物 有助促进灵敏机器人和智能假肢的研发
2022-06-16 16:35:14

xv转rmvb格式转换器xv如何转换成rmvb?视频怎么转rmvb格式?
2022-06-15 16:42:04

巨大的“鳄鱼脸”恐龙被发现 “欧洲最大的陆地捕食者”
2022-06-15 16:39:13

研究发现:犬类与人为友的遗传线索
2022-06-15 16:36:32

超灵敏磁强计可将信号功率放大64% 并显示出创纪录的33%的超高对比度
2022-06-15 16:33:17

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2-06-15 16:32:50

黑鲨618狂欢盛典福利多,购黑鲨最新旗舰至高立减800元
2022-06-15 15:01:28

油价破十,双擎当时 百公里4.8L的混动皓极即将预售
2022-06-15 14:26:16

今日讯!载人航天工程30年 听航天设计师们怎么说
2022-06-13 09:44:58

每日聚焦:中国天眼“看到”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2022-06-13 09:57:03

焦点快报!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022-06-13 09:46:52

讯息:揭秘“时间魔盒”原子钟:三千万年误差小于一秒
2022-06-13 09:43:48

今日报丨亩产801.72公斤:中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新纪录诞生
2022-06-13 09:39:01

要闻:商用迎来三周年之际:5G全连接工厂有啥不一样
2022-06-13 09:43:15

视点!三家网店三个运营商 FOREVER21的低价策略还能奏效?
2022-06-13 08:37:45

时讯:叮咚买菜再退一城 前置仓还没过春天就入冬了?
2022-06-13 08: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