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好礼 | 安徽全椒:六年育一树,“摇”出来的大产业!|每日观点

来源: 新华网 2025-10-22 15:19:59


【资料图】

在江淮分水岭的腹地,隐藏着一处实力惊人的“坚果宝库”,这里是“中国碧根果之都”——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全椒县地理位置优越,纬度与降雨量恰好与北美碧根果核心产区高度重合,为碧根果的成长提供了优厚的条件。而这片郁郁葱葱的碧根果林背后,是一棵果树从栽种到挂果的多年坚守,也是一条用摇果机“摇”出来的乡村振兴大产业。

全椒县目前培育着9.5万亩碧根果林,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碧根果产量。碧根果从树苗栽种到首次挂果,需等待4到6年,8到10年后便会进入持续60至80年的盛果期。不同于普通品种,全椒自主培育改良的碧根果,不仅果型周正、果仁口感香脆,更有着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果农定期除草与有机肥的精心养护下,每年十月,全县果林便迎来“黄金采收季”,一颗颗裹着青色果衣的果实,成熟后沿纵棱裂开四瓣,轻轻一捏就能剥出饱满的果仁。采收现场的“主角”,当属一台台特制的“摇果机”,只需要抱着树干轻轻一摇,果实便“哗哗哗”落下,省去了人工采摘的繁琐与辛劳。

这颗坚果浑身是“宝”:果仁可做零食,还能榨油、制果酱;外壳能加工成燃料、研磨材料甚至活性炭。这颗小小的坚果,可以直接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捧上“致富果”,真正做到了既有“材”又有“财”!

新鲜采收的碧根果,历经阴干、分拣、脱皮等工序,就能变成超市里常见的坚果形态。在全椒,当地农户采用特别的气压脱皮法来加工碧根果,不同于传统水煮后挤压去皮的方式,这种技术能避免果仁沾染苦涩味,让国产的碧根果口感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而碧根果的价值,远不止于果实。在果树未挂果的间隙,农户们会在林下套种小麦、红薯,既实现了“一地两用”的减碳增收,又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如今,全椒碧根果不仅满足着大众的味蕾,更实现了“社会得生态、企业得实惠、农民得增收”的多赢局面。这片扎根江淮的果林,也将继续书写着“六年育一树,产业富一方”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近年来,中国农业蓬勃发展,各地特色“新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中崭露头角。新华网推出《家乡有好礼》系列节目,以记者第一视角深入各地,探访挖掘那些“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展现它们如何凭借独特品质与创新思路,在广阔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生动诠释乡村特色产业如何成为富民增收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鸣谢: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全椒县委宣传部、全椒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 碧根果 乡村 增收 全椒县 农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