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及眼科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前景

来源: 互联网 2023-05-18 17:58:05

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有多大?就全球来看,眼科医疗器械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增长的减缓、新产品的研发等等问题。但是中国医疗设备却要乐观些,由于政府资金的投入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医保覆盖面扩大、中产阶级群体壮大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都为医疗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资料图】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36.0%、初中生71.6%、高中生近视率81.0%,儿童青少年随年龄增加近视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市场渗透的不足,导致虽然需求巨大,近视康复治疗仪的销量和需求量产局极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数据,我国近视人口从2016年5.4亿人迅速增加至2020年6.6亿人,全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由39.2%升至47.1%,近视人数仍有不断增加趋势。我国20岁以下近视人数从2015年的1.48亿增长至2019年的1.69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1.91亿。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位居世界首位;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低龄化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都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等医疗耗材市场。数据显示,中国眼科医械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7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高于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速。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视力矫正手术机构前8位的收入总额占该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低于15%。但在以城市为单位的区域市场上,绝大多数市场的高于60%,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眼科医疗器械行业也极为类似,目前国内眼科药企的主流管线仍以仿制药、改良型新药为主,自主研发相对较少,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国内外药物的差距没有明显改善。

国内眼科药物市场中外资药企的占比在60%-70%左右,眼科高值耗材中80%的市场份额均被外资企业垄断,而纵观眼科医疗设备领域,目前外资品牌占比也达到了95%左右。近几年来国内企业虽纷纷布局眼科市场,但由于起步较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初步突破。

眼科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人工视网膜、人工玻璃体、人工角膜、硬性角膜接触镜等。

国内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大、增长快:随着青少年屈光不正患病率提高、中老年白内障手术量的增加,我国眼科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由111亿元增长至375亿元,近五年的复合增速高达19%。

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及现状分析

随着眼科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几个眼科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华东、华南以及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且人才众多,我国眼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

我国眼科医疗器械的总体行业规模依然较小,但是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给该行业带来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医院药品加成被新医改逐步取消,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开始向医疗服务费。特别是我国近年来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将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有利于低端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而中国企业最为受益。所以,目前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目录(2019版)》中,眼科四级手术有24项,其中眼眶病占比超40%,超95%的眼眶病手术属于四级手术。据了解眼眶病归属于交叉学科,属于眼科中的“高精尖”,因病种繁多、病因复杂、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患者易被漏诊、误诊,有些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会有致盲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眼眶病诊疗的复杂性致使它不仅需要医院全科技术支持、医生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还需要大量的病例做支撑。甚至眼眶病的临床科研整体水平也亟须提升突破。

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前景

越来越多的眼科医药器械制造者开始关注自动化合成与精密操作的设计。自动化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医疗设备装配、调剂、实验室自动化操作、机械化、原料处理、包装和电子汇编。高度竞争的环境促使制造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引起眼科医疗设备企业制造和提供多种自动化眼科医疗器械。

未来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逐步走向常态化。纳入集采体系的多是易于标准化的医用耗材,对于企业而言,快速推出非标准化、差异化的新产品有助于缓解集采政策带来的压力。但是集采导致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很可能使得研发资金投入受限,因此关注临床需求和痛点,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微创新,相较于从“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而言,能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短期研发资金投入,迅速破局。

但就长期来看,丰富产品线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抵消由于单一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整体利润下降的风险。

眼科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或缩写为IOL)是III类医疗器械,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综合了材料、机械、光学和精密加工等前沿技术,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人工器官。人工晶状体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复明性白内障手术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转变推动了人工晶状体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发展进步。

在人工晶状体材料中,PMMA材质和硅胶材质的分子结构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可调整或改良的空间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主要缺点,这两种材质的人工晶状体产品市场份额减小。目前市场上人工晶状体材质主要为亲水性丙烯酸酯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二者之间比较,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在降低后发性白内障(PCO)、眼内植入长期稳定性、力学机械强度等方面较亲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具有优势,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流的人工晶状体材料。

在竞争格局方面,全球眼外科市场排名前四的企业分别为:爱尔康(美国)、强生视觉(美国)、蔡司(德国)和博士伦(美国),我国人工晶状体行业进口品牌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国产化率较低。从眼外科具体产品分布来看,人工晶状体目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市场占比较大,超过50%,但是未来多焦点、Toric等其他类型人工晶状体增速将更快。

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可用于短暂矫正近视。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英文Orthokeratology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设计制作的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OK镜可以重塑角膜形状,即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暂时性地改变角膜屈光度,用于提高裸眼视力的一种非手术方法。仅需在晚上睡觉时配戴8-10小时,通过睡眠时眼睑的压迫来达到塑形效果,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

角膜塑形镜亦可用于延缓近视发展。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改变角膜屈光力,在视网膜上形成近视化周边离焦,中心像点落在视网膜上,边缘像点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消除远视性周边离焦,不会引起额外调节反射和眼轴伸长,达到控制近视发展效果。

国内角膜塑形镜市场CR5超过80%,竞争格局较为集中。欧普康视作为国内角膜塑形镜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24%,居国内第一。角膜塑形镜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行业竞争者逐步增多。角膜塑形镜属于第III类医疗器械产品,具有较高医疗风险,产品获批上市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市场共有11家角膜塑形镜生产厂家获得CFDA认证,大陆以外厂家8家,大陆厂家3家(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天津视达佳)。

眼科医疗器械行业报告对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眼科医疗器械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