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通用机枪——跨时代的火力

来源: 哔哩哔哩 2023-08-16 22:49:42

通用机枪,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即为“机枪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一战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相关规定:

禁止德国制造水冷式重机枪及其他重型武器;


【资料图】

军队规模不得超过10万且不能装备新型武器;

如果公然违背《凡尔赛条约》,必将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

后在希特勒的强政下迅速恢复国家实力。随着国力的恢复,德军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

为了军队拥有一定的重火力而不得不生产重机枪,但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公然违背《凡尔赛条约》,必将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

德国于是绕过了条约的限制,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若使用两脚架,配备弹药鼓即可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

若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弹药箱,即可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

若装上装甲车辆,它又是车载机枪,其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沁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枪体轻携可迅速转移阵地。理论射速为800-900发/分,最高可达1500发/分,达到了单管机枪的巅峰,碗口粗的大树都能打断,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得到了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MG-34其结构较复杂,导致制造会耗费很多工时和材料,即使所有工厂全力生产,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德国军方一直要求对MG-34进行改进,受限于凡尔赛条约,德军在MG-30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用可快拆的枪管,高速弹链,低成本高质量高精度的冲压工艺。由于这个方案在各方面的创新以及低成本的实用,造就了MG-42通用机枪。MG-42研究成功,是枪械生产的重要的突破。(原有工艺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加工,切掉不必要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大约25%,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工时),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装备部队的时候,在间谍看来,这实为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雪片般的报告飞向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一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不过,当美英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地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

无论是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底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盟军士兵对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枪声,MG-42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800发,最高1500发!MG-42射击声不是其它机枪的“哒哒哒”声,而是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所以MG-42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它就是被轻武器评论家这样形容的:“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

它造价只有MG-34的70%,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的50%

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数量非常惊人,二战中德国冲锋枪的生产量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o(* ̄︶ ̄*)o 编写不易,点赞鼓励!

真希望你们的评论能有MG-42通用机枪射速的一半呢!

标签:

猜你喜欢

小猫咪能吃巧克力吗

2023-08-16 16:36:19